李秀明(1954- )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秀明(1954- )的简介:
lǐ xiù míng (1954- )
电影演员。河北大城人。女。1976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因主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影片还有《甜蜜的事业》、《孔雀公主》、《秋瑾》等。
电影演员。河北大城人。女。1976年入北京电影制片厂。因主演《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主演影片还有《甜蜜的事业》、《孔雀公主》、《秋瑾》等。
- AI解释
关于“李秀明(1954-)”这一表述,这里并没有提供具体的个人背景信息、职业或成就。这个表达可能是指一位名为李秀明的人,出生于1954年,具体到目前为止的时间跨度中她已步入老年或高龄阶段。没有特定人物背景的情况下,“李秀明(1954-)”只是一个模糊的年龄段描述和姓名。
若要进行详细解释,则需要根据实际人物的具体情况来补充信息。如果这是一个虚构的角色或者具体的人物介绍,那么通常会包括这个人的职业、成就、兴趣爱好等更多细节。
以下是五个使用“李秀明(1954-)”作为背景设定的造句示例:
- 李秀明(1954-)是一名退休教师,她喜欢在闲暇时间阅读古典文学。
- 尽管已经七十多岁了,李秀明(1954-)依然保持着年轻时对摄影的热情,经常参加社区的摄影展览。
- 李秀明(1954-),作为一位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在当地社区享有很高的声望,她总是乐于助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 每当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李秀明(1954-)都会感慨万千,她认为那个时代充满了奋斗与激情。
- 李秀明(1954-)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她的善举为许多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这些造句假设了“李秀明”是一个具体的个体,并且为其性格、职业和兴趣爱好赋予了一些描述,以增加句子的真实感和生动性。
分词解释
李
lǐ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秀
xiù
1 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穗。~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实际成绩)。苗而不~(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2 特别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异。~才。优~。后起之~。3 美丽而不俗气:~丽。~劲。~俊。~拔(秀丽而挺拔)。清~。~外慧中(外貌俊美,内心聪明)。4 中国元明两代称贵族、官僚、富室子弟(称平民子弟为“郎”):不郎不~(喻不成材或没出息)。5 茂盛:佳木~而繁荫。
明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