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反掌的拼音、解释、组词

易于反掌的简介:

yì yú fǎn zhǎng
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易如反掌」。见「易如反掌」条。

2. 此处所列为「易如反掌」之典源,提供参考。 《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曰:「管仲1>以其君霸,晏子2>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3>,由4>反手5>也。」 〔注解〕 (1) 管仲:管夷吾(?∼西元前644),字仲,春秋齐国颍上人。初事公子纠,后相齐桓公。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尊为「仲父」,为法家之祖。谥敬。 (2) 晏子:晏婴(?∼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齐国夷维人。历事灵公、庄公、景公,节俭力行,为当时名臣。谥平,后人尊称为「晏子」。 (3) 以齐王:以齐国统一天下。 (4) 由:通「犹」,犹如,好像。 (5) 反手:翻转手掌,喻极为容易。

3. 此处所列为「易如反掌」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春秋时,管仲使他的君主称霸于诸侯,晏子使他的君主盛名远扬。《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了孟子对此事的看法。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他说:「老师,如果您也在齐国执政,是否能振兴管仲、晏婴的功业?」孟子听了说:「齐国是个大国,地广人多,如能施行仁政,完成天下统一的王业,就像把手掌翻转一下那么容易,可是他们都没有做到。」后来「易如反掌」这句成语,就孟子话中「由反手也」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

1.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汉书.卷五一.枚乘传》:「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太山。」《三国志.卷五二.吴书.诸葛瑾传》:「陛下以关羽之亲何若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也作「易如翻掌」、「易如反掌」。

词语“易于反掌”是汉语中一个常用的成语,其意思是指事情非常容易做,轻而易举就能完成。字面来看,“易”表示简单、容易;“反掌”则是手翻转过来拍打的动作,这里借指极轻微、毫不费力的举动。因此,“易于反掌”形象地表达了某种行为极其简单的含义。

以下是五个使用“易于反掌”的句子:

  1. 这个问题对于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的人来说,简直是易于反掌
  2. 作为一名资深程序员,编写这个小程序对他来说简直可以说是易于反掌
  3. 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实现这样的目标对现代人而言几乎是易于反掌
  4. 学习新技能有时可能看起来很难,但对我们这些已经有基础的人来说,掌握它简直是易于反掌的事。
  5. 他本来以为会遇到很多困难,没想到解决这些问题竟然如此易于反掌

以上句子旨在展示“易于反掌”所表达的轻松、简单的特性。

分词解释

1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2 和悦:平~(➊态度谦逊和蔼;➋指语言文字浅显)。3 改变:~手。~地。变~。4 交换:交~。贸~。5 轻慢:贵货~土。6 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7 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易》。8 姓。

1 介词(➊在,如“生~北京”;➋到,如“荣誉归~老师”;➌对,如“勤~学习”;➍向,如“出~自愿”;➎给,如“问道~盲”;➏自,从,如“取之~民”;➐表比较,如“重~泰山”;➑表被动,如“限~水平”)。2 后缀(➊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➋在动词后,如“属~未来)。3 姓。

fǎn

1 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复。~侧。2 翻转的,颠倒的,与“正”相对:正~两方面的经验。~间(利用敌人的间谍,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诉。~馈。适得其~。物极必~。3 抵制,背叛,抗拒:~霸。4 和原来的不同,和预感的不同:~常。5 回击,回过头来:~驳。~攻。~诘。~思。~躬自问。6 类推:举一~三。

zhǎng

1 手心,脚心:~心。手~。脚~。鼓~。易如反~。2 用巴掌打:~嘴。3 把握,主持,主管:~管。~权。~勺。~柜。4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鞋~。马~儿。5 〔~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