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查暗访的拼音、解释、组词

明查暗访的简介:

míng chá àn fǎng
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公开调查,暗中了解。痛史˙第十一回:我住在此处,徒占一席,于事无济,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查暗访。亦作明察暗访。

1. 公开调查,暗中寻访。【例】经过月余的明查暗访,整个事件终于真象大白。

1. 公开调查,暗中了解。《痛史》第一一回:「我住在此处,徒占一席,于事无济,倒不如仍然到外面去,明查暗访。」也作「明察暗访」。

词语《明查暗访》的详细解释

明查暗访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描述对某个情况或事件进行公开和秘密双重检查、调查的方式。它通常用于强调在执法或者新闻报道中采用的不同寻常的方法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 “明查”指的是官方人员以正式的身份,通过合法程序进行的公开检查。
  • “暗访”则指非正式或隐蔽的方式,通过秘密观察、采访等形式获取资料。这种方式更灵活,能够避开被调查对象的防范和欺骗。

这种手法结合了公开与秘密的力量,确保信息采集既全面又准确。明查暗访通常用于揭露不法行为、监督公共管理、追踪犯罪活动等场合。

造句

  1.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明查暗访
  2. 新闻组在对某大型企业进行调查时采用了明查暗访的方法。
  3. 警方经常使用明查暗访的方式来打击犯罪活动。
  4. 监管部门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上采用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手段。
  5.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相关部门将加强明查暗访力度。

分词解释

míng

1 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灭。~眸。~艳。~星。~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白。~显。~晰。~了。~确。~朗。3 懂得,了解:~哲保身。不~事理。深~大义。4 公开,不隐蔽:~说。~讲。~处。5 能够看清事物:~察秋毫。耳聪目~。眼~手快。6 睿智:英~。贤~。~君。7 视觉,眼力:失~。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日。~年。10 中国朝代名:~代。11 姓。

chá,zhā

1 考察:检~。调~。~验。~访。~阅。2 古同“槎”,水中浮木。

àn

1 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黑~。~淡(a.不光明;b.喻景象悲惨)。阴~。~无天日。2 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藏。~号。~杀。~娼。~沟。~含(做事、说话包含某种意思而未明白说出)。~流(a.流动的地下水;b.喻潜伏的思想倾向或社会动态)。明察~访。3 愚昧,糊涂:~昧。~弱(愚昧软弱)。兼听则明,偏信则~。
访

fǎng

1 向人询问,调查:~求(探访寻求)。~员(记者)。搜奇~古。2 探问,看望:~视。~问。~晤(探访会晤)。探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