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工减料的拼音、解释、组词

偷工减料的简介:

tōu gōng jiǎn liào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依照生产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削减工序和用料。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亦作减料偷工。

1. 不依照生产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削减工序或用料。亦比喻做事取巧。【例】这栋大楼因为偷工减料的关系,还未售出就已经发生许多问题。

1. 不依照生产或工程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而削减工序和用料。《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也作「减工偷料」。

《偷工减料》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用来形容在施工或制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而降低质量、减少工序或材料的行为。它主要指那些不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忽视细节品质以降低成本的做法,可能会导致产品或者建筑的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详细解释

  • 偷工:原本是手工技艺的一种说法,在这里引申为故意省略某些必要的步骤。
  • 减料:直接减少了所用材料的数量或质量,同样也是为了节约成本而牺牲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标准。
  • 整体意思:综合起来看,“偷工减料”反映了一种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违背职业道德、以次充好,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却忽视长远利益的行为。

造句

  1. 工程队为了赶工期,在建筑中偷偷减少了水泥用量,这种偷工减料的做法最终将埋下安全隐患。
  2. 做生意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小利而忽视品质管理,否则就是偷工减料,长此以往会失去客户的信任。
  3. 在制作工艺品时,工匠们必须坚持原材选优和精细工艺,任何偷工减料的行为都会破坏艺术品的价值和美感。
  4. 偷工减料不仅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而且严重违背了商业诚信原则,长期下来企业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5. 新入职的员工应该明白公司对于产品质量的一贯要求,不能为了个人私利而进行偷工减料的行为。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偷工减料”不仅仅局限于施工行业,在任何需要高质量标准的工作中都应该避免这种行为。

分词解释

tōu

1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窃。~吃。小~儿。2 行动瞒着人:~~。~看。~听。~渡。~袭。~税。~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3 抽出时间:~空儿。~暇。~闲。4 苟且:~安。~生。~幸。~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jiǎn

1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价。~员。缩~。削~。偷工~料。2 降低程度,衰退:~轻。~弱。~少。~色。~产。~免。~缓。

liào

1 估计,猜想:~想。预~。2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材~。~子。备~。3 喂牲口用的谷物:草~。4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器。5 烹调时的调味品:调~。6 整理,处理:~理。7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配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