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服的拼音、解释、组词
冕服的简介:
miǎn fú/fù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大夫以上所穿的礼服。《尚书.太甲》:「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南朝齐.王融〈赠族叔卫军俭诗〉:「逶迤冕服,有锵璁珩。」
《冕服》,这个词主要出现在古代中国,指的是天子、诸侯等帝王贵族所穿的一种正式礼服。它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礼仪和尊贵的体现。
详细解释:
- “冕”:指的是古代君王在举行祭祀或重大庆典时佩戴的一种礼帽,通常为圆形,顶部高耸,上面装饰有玉质等饰物。
- “服”:指与之配套穿着的服饰,涵盖了上衣和下裳。上衣通常较长,遮盖至膝部或更长;下裳则类似于现代的裙子。
造句:
- 古代帝王在重大祭祀活动中都会穿上专门的冕服,以彰显其尊贵地位。
- 在古代宫廷中,穿着冕服是帝王身份和权力的重要象征。
- 正式的朝会典礼上,天子和臣工都需穿戴各自的冕服来体现等级制度。
- 古代礼制规定,只有王公贵族才能穿戴上华丽的冕服以示尊贵。
- 为了庆祝建国70周年,故宫博物院特地举办了“华服展”,其中包括了复原的古代帝王冕服。
这些句子旨在表达《冕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