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噍的拼音、解释、组词

余噍的简介:

yú jiào
1.残留性命的人。指劫后的遗民。

  • AI解释

词语“余噍”出自中国古代文献,主要指的是在动乱或战事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具体解释如下:

释义: - “余”意为剩下的、剩余的。 - “噍”原指牲畜小口咀嚼,引申为存活者。

综合来看,“余噍”特指战争或灾难后仍然存活的人群,通常包含着对这些幸存者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造句:

  1. 在那场持续数月的战乱中,原本百万人口的城市只剩下不到千人的余噍
  2. 当政府宣布重建计划时,许多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余噍看到了希望。
  3. 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那些在社会边缘挣扎求生的余噍形象,表达对他们处境的关注。
  4. 余噍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依然坚强地活着,并期待着更好的未来。
  5. 志愿者们深入灾区为余噍提供食物、住所及心理援助,帮助他们重建生活。

这些例子展示了“余噍”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