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纛旗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作纛旗儿的简介:

zuò dào qí ér/er
1.犹言主事者,当家人。纛旗,军中主帅之旗。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纛旗,军中主帅的旗帜。作纛旗儿指当家主事的人。《儿女英雄传》第一二回:「你这事虽不在行,到底还算个作纛旗儿。如今你又出来了,这怎么样呢?」

作纛旗儿”这个词较少直接出现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语境下出现。根据字面意思,“纛(dào)”是古代军队或仪仗的大旗,而“作”的意思是制作、树立,因此“作纛旗儿”可以理解为用来作为标志的旗帜或大旗。

在古代文献中,“作纛旗儿”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仪式上的象征物或者是某种大型活动中的标志性旗帜。它一般被用在军队列阵、朝会典礼或是祭祀等活动场景中,代表一定的权力、地位或者象征意义。

以下是五个使用“作纛旗儿”的造句:

  1. 在古代的宫廷宴会上,皇帝往往会在宴会厅中央设置一面醒目的作纛旗儿作为装饰和标志。
  2. 为了庆祝这次成功的军事行动,在城门上悬挂了一面崭新的作纛旗儿,以示荣耀。
  3. 每年庙会期间,村庄都会制作专门的作纛旗儿来吸引游客注意,并在庙会上展示自己的特色文化。
  4. 在古代,将军出征前会在军营中央竖立一面作为军队标志的作纛旗儿
  5. 古代文人常常将作纛旗儿融入到诗词画作中,用它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需要注意的是,“作纛旗儿”并非一个广泛使用的现代汉语词汇,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需要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解释说明。

分词解释

zuò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2 从事,做工:工~。~息。~业。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创~。写~。~曲。~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dào

1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2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