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躬之操的拼音、解释、组词
匪躬之操的简介:
fěi gōng zhī cāo
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晋书˙卷六十九˙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亦作匪躬之节。
1. 不顾自身利害而尽忠王室的节操。《晋书.卷六九.刘隗传》:「臣亡祖先臣隗,昔荷殊宠,匪躬之操,犹存旧史,有志无时,怀恨黄泉。」也作「匪躬之节」。
《匪躬之操》中的“匪”在这里并非指"非",而是通假字,“匪”同“非”,表示不正直、不正当的意思。“躬”是指自己的身体或自身;“操”则是操守、德行的意思。综合起来,《匪躬之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端正、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即使牺牲自己也不违背原则的行为。
详细解释:这句话表达的是个人在面对选择时,能够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和正确的价值观,而不因外界因素影响自己的操守与正直。它强调了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品格,即便这可能会带来个人利益上的损失或牺牲。
造句示例: 1. 自古以来,许多英雄豪杰之所以被人称颂,就是因为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有着《匪躬之操》,为了正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2. 在利益诱惑面前,他始终保持了《匪躬之操》的品格,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和妥协。 3. 他的事迹流传至今,成为了后代学习的榜样,因为他身上体现了高尚的《匪躬之操》。 4. 坚守《匪躬之操》,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甚至困难,但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人们去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5. 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这种《匪躬之操》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词解释
匪
fěi
1 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徒。~首。叛~。2 不,不是:~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获益~浅。
躬
gōng
1 身体。2 自身,亲自:反~自问。~行实践。事必~亲。3 弯曲身体:鞠~。~身下拜。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操
cāo
1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2 控制、掌握:~舟。~纵。3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4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5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6 行为,品行:~行。~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