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的拼音、解释、组词
十八罗汉的简介:
shí bā luó hàn
1.佛教语。据《法住记》等记载,原为"十六罗汉"。五代以后,或加《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作者摩拿罗多而为"十八罗汉"。一说:误将第一尊宾度罗分为两人,加难提密多罗而为"十八罗汉"。尚有数说,率多附会传讹。见《罗汉图赞集》。五代张玄等始画十八罗汉象。此后佛寺中多供奉"十八罗汉"。
1.佛教语。据《法住记》等记载,原为"十六罗汉"。五代以后,或加《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和《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作者摩拿罗多而为"十八罗汉"。一说:误将第一尊宾度罗分为两人,加难提密多罗而为"十八罗汉"。尚有数说,率多附会传讹。见《罗汉图赞集》。五代张玄等始画十八罗汉象。此后佛寺中多供奉"十八罗汉"。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罗汉,指得道修行的和尚。根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最先度化了一千二百五十五位罗汉,列在上首的是十六位大弟子,也就是十六罗汉。十六罗汉变成十八罗汉,约在唐末五代,即十六罗汉外加庆友和宾头卢二人。另有一说是加入降龙、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为迦叶和军徒钵叹。西藏则于十六罗汉外加上达磨多罗和摩诃衍和尚。宋代以后,十八罗汉取代了十六罗汉风行全中国。
1. 谓唐末宋初间在十六罗汉外附加庆友和宾头卢二人,但宾头卢即宾度卢跋罗惰阇的重复。另有一说是加入降龙、伏虎二尊者。清高宗易为迦叶和军徒钵叹。西藏则于十六罗汉外加上达磨多罗和摩诃衍和尚。宋代之后,十八罗汉取代了十六罗汉风行全中国。
《十八罗汉》是一个源自中国佛教文化的词语,通常用来指代十八位著名的护法阿罗汉。在佛教中,罗汉是已经获得解脱、不再投生轮回的圣者之一种。十八罗汉的形象在中国寺院和民间传说中广泛流传,它们通常被描绘成具有不同特征或手持各种法器的人物形象。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十八罗汉的概念起源于佛教经典中的描述,并经过中国民间宗教文化的加工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符号。
- 角色功能: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十八罗汉不仅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也是守护佛法、护佑众生的重要力量。它们的形象常常被用于装饰寺庙、壁画等,象征着保护寺院和信仰的力量。
- 形象特征:每位罗汉都有各自不同的面貌与故事,如手持宝伞的迦诺迦伐蹉罗汉、手持莲花的半托迦罗汉等。
造句
- 这座古刹内供奉着十八罗汉像,每逢佛诞日,信徒们都会来此朝拜。
- 他从小就痴迷于研究佛教文化,特别对十八罗汉的故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 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十八罗汉是极为常见的题材之一,常用于雕刻、绘画等作品中。
- 每当我走过这个古刹的长廊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塑像。
- 为了传承佛教文化,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十八罗汉”为主题的绘画比赛。
分词解释
十
shí
1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2 表示多、久:~室九空。3 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八
bā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罗
luó
1 捕鸟的网:~网。2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冷落)。3 搜集,招致,包括:~捕。~致(招请人才)。网~。包~。~织罪名(虚构罪名,陷害无辜)。4 散布:~列。5 过滤流质或筛细粉末用的器具:绢~。6 用罗筛东西:~面。7 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扇。8 量词,用于商业,一罗合十二打。9 同“ 脶 ”。10 姓。
汉
hàn
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银~。云~。气冲霄~。3 成年男人:~子。老~。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英~辞典。6 中国朝代名:(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