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精求治的拼音、解释、组词
厉精求治的简介:
lì jīng qiú zhì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厉:振作,振奋;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新唐书.卷一二六.魏知古等传.赞曰:「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亦作「厉精图治」。
1. 发愤图强,力求有所作为。《新唐书.卷一二六.魏知古等传.赞曰》:「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也作「厉精图治」。
《厉精求治》详细解释
定义: “厉精求治”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其核心含义是形容执政者或领导者非常注重治理国家事务的质量和效率。词中的“厉”,意为严格、严厉;“精”,指精神集中或者精力;“求治”,则是追求治理的效果和成效。
出处与背景: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明帝纪》中,用来描述东汉明帝的执政态度,表示他在位期间大力整顿吏治,积极寻求有效的国家管理方式。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治国理念非常严谨且认真对待治理工作的领导者或统治者。
造句
- 在新的政策背景下,新任市长厉精求治,力求为市民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生活环境。
- 面对经济的严峻挑战,这位新上任的企业家厉精求治,试图通过改革来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 学校为了提升教育质量,校长厉精求治,加强了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个人成长的支持力度。
- 在环保治理方面,政府领导厉精求治,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措施来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
- 作为社区的领袖,老张一直以厉精求治的态度管理着大家庭般的小社区,确保居民间的关系和谐稳定。
这些句子展示了“厉精求治”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方式及其积极意义——即通过严格而集中的精神去追求高质量和有效果的治理或改进措施。
分词解释
厉
lì
1 严格:~禁(➊列队警戒;➋严厉的禁令)。~行(xíng )节约。2 严肃:严~。声色俱~。3 凶猛:~害。雷~风行。色~内荏。4 磨,使锋利:~兵秣马。再接再~。5 古同“ 疠 ”、“癞”,恶疮。6 姓。
精
jīng
1 上好的白米:“食不厌~”。2 细密的,与“粗”相对:~密。~细。~确。~制。~读。~选。~心。~研。~雕细镂。3 聪明,思想周密:~悍。~敏。~明。4 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提炼出来的东西:~华。~英。~神(a.指人主观世界,包括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b.内容实质,主要的意义;c.指人表现出来的活力)。5 人表现出来的活力、生气:~力。聚~会神。无~打采。6 专一,深入:~诚。~忠。~炼。~湛。~严。7 雄性动物体内的生殖物质:~子。8 很、极:~湿。~瘦。~光。9 完美,最好:~美。~妙。~益求~。10 明朗,清明:“天~而见景星”。11 神话传说中的妖怪:~灵(a.鬼怪;b.机灵)。妖~。12 古同“菁”,花。
求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
治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