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敕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敕的简介:

kǒu chì
1.亦作"口勑"。亦作"口勅"。 2.口宣诏敕。 3.帝王口头的诏令。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天子口授诏令。《南齐书.卷二五.垣崇祖传》:「上复遣荀伯玉口敕,以边事受旨夜发,不得辞东宫。」唐.白居易〈新乐府.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口敕》是指古代皇帝口头发布的命令或指示,这种形式的敕令在正式文件中一般不会留下记录。它与“诏书”、“制书”等不同,后者通常是书面形式并留有官方档案。由于缺乏文字记载,《口敕》的内容往往难以考证和详细复原。

造句

  1. 口敕》作为古代的一种权力表现形式,在很多历史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因未留下正式记录,它的内容常常成为后世研究的一个谜团。

  2. 据史料记载,某位皇帝在一次宴会上临时决定了一项重要政策,这一决策以《口敕》的形式下达给了相关部门。

  3. 历史学家们致力于从有限的文献中挖掘和还原古代《口敕》,以便更全面地理解那些时代的政治生态。

  4. 尽管《口敕》因其非正式性质而较少出现在官方记载中,但它在某些紧急情况下的迅速决策作用不容忽视。

  5. 学者研究发现,尽管《口敕》没有书面文件支持,但通过同时代人的著述以及后世文献的引用和解释,可以推断出其大致内容及其影响范围。

以上句子旨在帮助理解《口敕》这一历史概念,并且尽可能地提供了与它相关的情境。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