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三竿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出三竿的简介:
rì chū sān gān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太阳已上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不早。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歧路灯˙第九十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的功课。亦作日上三竿。
1. 太阳已上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不早。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歧路灯》第九二回:「早晨醒时便起,不是一定要日出三竿,学那高僧出定的的功课。」也作「日上三竿」。
《日出三竿》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也就是说时间很早(通常是上午),但有的人或某些地方还显得比较安静或者尚未完全苏醒。此成语常用于描述那种早晨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生活节奏、环境氛围却依然显得有些慵懒或宁静的场景。
从字面上解析,“日出”指的是太阳升起的时间,“三竿”则表示太阳已经升起了三个竹竿的距离(古代用来测量时间)。在古代,人们会根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而“三竿”的说法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意在突出时间已较早。
以下是使用《日出三竿》造句的例子:
- 小明习惯很懒,妈妈多次叫他起床都未果,直到日出三竿才勉强醒来。
- 我今天起得很晚,等到日出三竿才发现家里已经一片狼藉,原来是孩子玩耍弄脏了房间。
- 因为日出三竿,街道上人还不多,所以李阿姨决定趁这个时间开始做早操锻炼身体。
- 为了赶火车,爸爸天不亮就起床了,等他到车站时已经是日出三竿,却依然顺利登上了车。
- 日出三竿的时候,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餐在等我,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到温暖。
以上句子均运用《日出三竿》来描述早晨的时间节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景。
分词解释
日
rì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
出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三
sān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竿
gān
1 竹子的主干:竹~。立~见影。揭~而起。2 特指“钓鱼竿”:垂~。投~。~钓。3 古代指竹简:~牍(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