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气扬眉的拼音、解释、组词

吐气扬眉的简介:

tǔ qì yáng méi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扬眉吐气」。见「扬眉吐气」条。

2. 此处所列为「扬眉吐气」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据《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1>,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2>,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3>耶? 〔注解〕 (1) 司命:本指掌管文运的文昌星,此指韩朝宗能奖励文学,提拔后进,对当时文学之兴盛,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 (2) 品题: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3) 激昂青云:震荡飞扬于青云之上,比喻得志显贵。青云,比喻显要的地位。

3. 此处所列为「扬眉吐气」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韩朝宗是唐玄宗时的一名官员,因为曾任荆州长史,人称「韩荆州」。他十分乐于提拔后进,经常向朝廷推荐有能力的年轻人,当时的读书人都希望能进入他的门下,期盼有朝一日为朝廷所用。唐代有名的诗人李白也和其他人一样,希望能受到韩荆州的重视,于是毛遂自荐,写了封自我推荐的信给他,说韩公地位崇高,声誉极佳,大家都以韩公的评价为用人标准,所以表明自己有心效力,希望韩荆州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能够「扬眉吐气」,摆脱抑郁许久的境况,有得志显贵的一天。后来「扬眉吐气」演变为成语,就用来形容摆脱长期压抑后的畅快神情。

1. 形容被压抑的心情得到舒展而快活如意。元.汤式〈一枝花.雍容黄阁姿套.尾声〉:「借尺地寸阶,进一言半策,那时节吐气扬眉拜丰采。」也作「扬眉吐气」。

《吐气扬眉》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一段困境或困扰之后,突然得到了解脱或是达到了满意的境地,心情变得十分愉悦、舒畅。其中“吐气”意味着释放出内心的压抑或者负面情绪,“扬眉”则是指脸部表情由紧绷转为轻松愉快,整体形象上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吐”是指吐出口中的气体;“扬”是举高或挥动的意思;“眉”特指眉毛。所以,“吐气扬眉”可以理解为排出体内的不快之气,表情变得轻松愉快。
  • 引申含义: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外在的表情变化,还象征着内在情绪的转变与释放。

造句

  1. 小明连续几天加班到深夜,今天终于完成了一个大项目,他感到非常轻松,忍不住“吐气扬眉”地对着镜子笑。
  2. 经过一番努力,小张成功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从学校门口走出的那一刻,他的脸上露出了“吐气扬眉”的笑容。
  3. 当然,这次比赛的结果不如预期,但李华很快调整了心态,“吐气扬眉”地接受结果,为下次做好准备。
  4. 在解决了公司面临的技术难题后,团队成员们“吐气扬眉”,庆祝胜利的时刻。
  5. 小明终于完成了他的演讲稿,站在讲台上,“吐气扬眉”地开始了他的精彩演讲。

以上例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吐气扬眉》这一成语的情景和情感变化。

分词解释

tǔ,tù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2 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3 说出:~话。一~为快。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yáng

1 簸动,向上播散:~水。~场(cháng )。~汤止沸。2 高举,向上:~手。~帆。趾高气~。~眉吐气。3 在空中飘动:飘~。4 称颂,传播:~言。~威。颂~。~弃。~名。5 姓。

méi

1 眼上额下的毛:~毛。~宇(两眉上面的地方)。~心。~目。~寿(长寿)。~睫。扬~吐气。2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