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侯的拼音、解释、组词
建侯的简介:
jiàn hóu/hòu
1.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
1.封立诸侯;封侯建国;立功封侯。
- AI解释
《建侯》是出自中国古代文献《左传·宣公十年》中的一句话,原文为:“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辞曰……” 在此句中,“建侯”是指建立诸侯的意象。但在现代汉语中,“建侯”更多时候并不直接使用为词汇,而是作为古代政治术语的间接表达方式。
“建侯”的意思主要是指设置或建立起诸侯来治理区域,是古代中国分封制度下的一个概念,在这里它属于历史和学术语汇。通常用来描述周朝或更早时期通过分封制建立的诸侯国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词语,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来进行造句:
- 在封建时代,帝王们往往会采取“建侯”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 历史学者研究古代文献时,常常会遇到“建侯”这样的术语,通过它了解当时的分封制度和政治格局。
- 这种古老的治理方法虽然在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对历史学家来说仍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
- 在讨论周朝的政治结构时,“建侯”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组织形式。
- 虽然“建侯”一词现在已较少直接使用,但它所代表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仍然值得后人去了解。
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上述词汇的直接应用较少见,更多是作为历史或学术讨论中的术语出现。
分词解释
建
jiàn
1 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国。~都(dū)。~党。~军。~交。~设。~功立业。2 造,筑:~造。~筑。修~。新~。兴(xīng)~。筹~。3 提出,倡议:~议。~策(出谋献策)。4 指中国福建省:~兰。5 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农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转指月份(亦称“月建”、“月尽”):大~(农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称“大尽”)。小~(农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称“小尽”)。
侯
hóu,hòu
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爵。~门。公~。封~。诸~。2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