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议的拼音、解释、组词

庭议的简介:

tíng yì
1.议事于朝廷。庭,通"廷"。 2.指朝廷的决策。

  • AI解释

庭议》一词在古代中国法律术语中具有特定含义,指的是在公堂之上,法官与相关人员就案件进行讨论和审判的过程。这个词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司法程序中。

详细解释

  • :指法庭或官府。
  • :意味着讨论、商讨或是审议。

综上所述,《庭议》即是在正式的法庭或官方场所,由法官与其他相关人员就案件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判决的过程。这是一种较为公开且规范化的司法程序形式,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造句

  1. 在《庭议》过程中,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并仔细查阅了相关证据材料。
  2. 此次案件的《庭议》,法官将邀请几位法学专家参与讨论,以确保判决更加公正合理。
  3. 当年他因一件谋反案被牵连入狱,《庭议》时,他为自己进行了有力的辩护。
  4. 为了保证《庭议》的公平性与严谨性,整个过程会全程录音录像保存作为记录。
  5. 在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庭议》是处理重大案件的关键环节之一。

分词解释

tíng

1 堂阶前的院子:~院。~园。~除(“除”,台阶)。2 厅堂:~宇。~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3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法~。4 古同“廷”,朝廷。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