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先则事昌的拼音、解释、组词

谋先则事昌的简介:

móu xiān zé shì chāng
谋计划、计谋;昌:兴盛。事前做好计划,事情就容易成功兴盛。

  • AI解释

谋先则事昌》这句话中的“谋”指的是计划、策划或者谋划;“先”在这里是指在行动之前;“事”则指事情或者事业;“昌”有兴盛或繁荣的意思。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如果在做事之前进行充分的策划和思考,那么这件事就会顺利发展,甚至取得成功。

这句话强调了在行动前需要做好周密的计划与考虑的重要性,确保行动的方向正确、策略得当,从而提高事业成功的可能性。

以下是五个使用《谋先则事昌》造句的例子:

  1. 在创业初期,小李充分考虑了市场情况和资金流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后才开始启动项目,这正是“谋先则事昌”的最好例证。
  2. 每次参加比赛前,他都会提前认真研究规则并制定出详细的参赛策略。这样的准备方式让他在比赛中总是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正所谓“谋先则事昌”。
  3. 为了确保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效果显著,在正式推出之前,公司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制定了详尽的营销计划。这正是遵循了“谋先则事昌”的原则。
  4. 小张在进行新的投资项目前,不仅收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料还咨询了几位行业专家的意见。这种做法体现了他在做事时会优先考虑策略规划的重要性,“谋先则事昌”是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5. 每当面对挑战性任务时,王经理总是习惯于首先花时间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并根据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谋先则事昌”的理念始终伴随着他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分词解释

móu

1 计划,计策,主意:计~。出~划策。2 设法寻求:~求。图~。~面。~篇。~生。~幸福。3 商议:~议。~划。不~而合。4 姓。

xiān

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前。~期。原~。~驱。~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觉(jué)。~见之明。~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人。~世(祖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祖。~父。~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烈。~贤。4 姓。

1 模范:以身作~。2 规程,制度:规~。总~。原~。细~。3 效法:~先烈之言行。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chāng

1 兴盛:~盛(shèng)。~乐(lè)(兴盛康乐)。~明(兴盛发达)。~隆。2 善,正当:~言(美言,正当的话)。~言无忌(直言无隐)。3 同“ 菖 ”,菖蒲。4 同“ 猖 ”,凶猛。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