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署的拼音、解释、组词

译署的简介:

yì shǔ
1.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 AI解释

译署》是关于清代的一种官方翻译机构,专门负责外文文件、书籍等资料的翻译工作。具体来说,“译署”一词是指清朝后期为了处理与外国交往中的外交文书和其他重要文本而设立的一个翻译机构或部门。

详细解释:

  • 背景: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深,清廷逐渐意识到学习和掌握外语的重要性。因此,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清政府开始建立专门的翻译机构。
  • 职责:这些翻译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将外文资料译成中文或将中文资料译为外文,以确保官方能够准确理解与外界交往的信息和要求。
  • 历史意义:“译署”的设立体现了清朝对于近代化进程中语言交流重要性的认识,也是中国在走向世界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造句:

  1. 清末民初时期,“译署”机构在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在“译署”的工作中,许多学者和翻译家为维护国家利益、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3. 译署”的设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变点,它不仅促进了语言交流的便利性,也加深了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4. 为了更好地与外国进行交流,“译署”积极培养了一批既懂外语又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
  5. 在“译署”,那些才华横溢的翻译家们将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从外文成功地转化为中文版本。

分词解释

1 把一种语言文字依照原义改变成另一种语言文字:~本。~文。~注。~著。~制。~音。口~。笔~。意~。直~。翻~。2 解释;阐述。

shǔ

1 办理公务的机关:专~。公~。官~。2 布置:部~。3 签名,题字:签~。~名。~字。4 暂代:~理。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