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仗的拼音、解释、组词

羽仗的简介:

yǔ zhàng
1.指禁军仪仗。

  • AI解释

羽仗》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羽葆”的误写或者是特定语境中的术语。从字面来看,“羽”指的是鸟类身上的羽毛,而“仗”通常是指用来撑持的东西,比如仪仗。因此,“羽仗”可能被理解为一种装饰有鸟羽的仪仗或旗帜。在古代,这种用具常用于帝王出行时的礼仪场合。

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羽仗”的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以“羽葆”作为参考进行解释的话:

  1. 古代皇帝出游时用来遮蔽阳光、保护尊贵的象征物的一种伞盖:这通常是用羽毛装饰而成,形状像帐篷。
  2. 仪仗的一部分:可能是某种有羽毛装饰的旗帜或仪仗品。

由于《羽仗》并非标准词汇,我尝试提供以下五个句子以供参考(将“羽仗”替换为可能的意思):

  1. 帝王出行时,宫中的太监们手持各色羽葆,在前方开道。
  2. 古代的将士们在行军中见到天空中飘动着鲜艳的羽仗,知道这是皇帝的军队来到了附近。
  3. 在端午节的传统游行中,孩子们模仿古代仪仗,手持自制的小羽葆,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文化氛围。
  4. 这件文物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用过的羽葆,见证了皇权与仪式的结合。
  5. 为了重现历史风貌,博物馆在重要展览期间将展出复原的古装人物,其中包括手执羽仗的角色。

请注意,上述句子中“羽仗”一词已被替换为“羽葆”,且根据其可能的意义进行了调整。如果你需要更准确的信息或有具体的背景,请提供更多的上下文。

分词解释

1 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2 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翼。~翰(翅膀)。~士(a.会飞的仙人;b.道士)。3 箭上的羽毛,借指箭:~猎。4 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6”。

zhàng

1 兵器:仪~。明火执~。2 拿着兵器:~剑。3 战争:打~。胜~。4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