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书局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书局的简介:

guān shū jú
①清同治、光绪年间各地官府所设的出版机构。有金陵官书局(江南书局)、浙江官书局等十多家。②清末官办翻译出版机构。1895年清政府把维新派强学会的强学书局改组为官书局,译刻各国政法、商务、工程等书籍。1898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 AI解释

词语“官书局”是指清朝时期设立的一个专门负责刊印官方书籍和文献的机构。在清代,由于皇帝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设立了“官书局”,作为朝廷管理图书出版、校勘的重要部门。这类机构通常由国家出资或直接管理,旨在保存和传播儒家经典以及政府文件,同时也有一定的文化交流功能。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清朝统治者重视儒学传统,认为通过官方的书籍可以规范社会行为和思想道德。因此,设立了专门负责印刷、编纂及收藏各类典籍的机构。
  • 主要职责:除了负责刊印官书,还承担着整理、校对古籍的任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文化教育事业。

造句:

  1. 清代“官书局”对于保存和传播儒家经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在乾隆年间,“官书局”不仅刻印了大量书籍,还编纂了一套完整的《四库全书》。
  3. 这些文献在“官书局”的妥善保管下得以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
  4. 官书局”不仅是当时文化事业的中心,也是官员学习和研读的经典之所。
  5. 通过设立“官书局”,清朝统治者不仅加强了对知识领域的控制,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上是关于“官书局”的解释以及包含该词语的五个例句。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组!

分词解释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

1 部分:~部。~麻(局部麻醉)。2 机关及团体组织分工办事的单位:教育~。3 某些商店的名称:书~。4 棋盘:棋~。5 下棋或其他比赛进行一次:下了一~棋。6 着棋的形势,喻事情的形势、情况:时~。大~。~面。~势。7 弯曲。8 骗人的圈套:骗~。9 畏缩不安,狭隘,不舒展:~促。~限。10 人的器量:~量(liáng)。器~。~度(dù)。11 某些聚会:饭~。饮~。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