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佗的拼音、解释、组词

尉佗的简介:

wèi/yù tuó
1.亦作"尉他"。 2.即赵佗。佗曾任秦南海郡尉﹐故称。

  • AI解释

尉佗》这个词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中,通常指的是秦末至汉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赵佗。在古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下,“尉”是官职的一种,而“佗”是其名。

详细解释:

  • 赵佗:原为秦朝时南越的郡尉,后在秦亡之后,趁乱统一了岭南地区的多个部落或国家,建立了南越国,并自称南越武王。他以“汉之藩臣”的名义接受汉朝的册封,但实际上是独立王国性质的存在。
  • 历史背景:赵佗建立南越国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03年至前195年左右,在这一时期中国处于秦末和西汉初年的过渡阶段。

造句:

  1. 赵佗在秦朝后期担任南越郡尉,后来成为南越王国的创始人。
  2. 在赵佗的努力下,南越国逐渐成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国家。
  3. 汉高祖刘邦时期,赵佗接受汉朝的册封,但依然保持了极大的自主权。
  4. 赵佗的历史贡献在于他在岭南地区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文化体系。
  5. 由于历史文献中对赵佗的记载多有矛盾之处,学术界对于其具体生平事迹仍存诸多争论。

需要注意的是,《尉佗》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并不广泛,主要出现在历史学研究、古代史学习或相关文学作品中。

分词解释

wèi,yù

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都~。卫~。太~。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官。少~。上~。3 〔~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