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奏院的拼音、解释、组词

进奏院的简介:

jìn zòu yuàn
1.唐宋时官署名。唐代藩镇在京置邸,称上都留后院。大历十二年改为上都进奏院,为各州镇官员入京时之寓所,并掌章奏﹑诏令及各种文书的投递﹑承转。宋初沿唐制,亦设进奏院,置进奏官;后改由朝官监领。南宋时隶属门下省,以给事中主管,掌承转诏旨和政府各部门命令﹑文件,摘录章奏事由,投递各项文书。元代废。

  • AI解释

关于“进奏院”,这个词在古代中国指的是唐代及以后朝代中,由地方藩镇、节度使等高级官员设立的一个机构,主要用于收集和传递朝廷的重要信息。这些机构一般设在藩镇或重镇所在地,负责向中央政府报告地方情况,并传达中央的政令指示。

详细解释:

  • 进奏:即进呈奏状之意,是指将有关的公文、情报等信息向上级机关(如中央朝廷)进行汇报的行为。
  • :在中国古代,通常指的是官署或机构。因此,“进奏院”是专门用于进呈和处理此类公文情报的地方。

造句示例:

  1. 太平军攻占了地方城池后,立刻派使者向京城的进奏院汇报战况。
  2. 在宋代,很多州府都设有进奏院,以此加强中央与地方的信息交流。
  3. 进奏院长官需要具备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4. 朝廷决定改革进奏院制度,以增强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此次战役中,各地进奏院迅速将战况报告给京城,为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这些句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进奏院”在古代中国历史中的重要性及功能。

分词解释

jìn

1 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上~。推~。跃~。~退。~取。~击。~驻。~行(xíng )。~而。2 入,往里去:~见。~谒。~谗。3 吃,喝:~食。~餐。滴水未~。4 收入或买入:~账。~货。日~斗金。5 奉上,呈上:~言。~奉。~献。6 旧式房院层次,这所宅子是两~院。

zòu

1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曲。2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议。~疏。~折。~本。~对。3 呈现,取得:~效。~功。~捷(取得胜利)。大~奇功。

yuàn

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