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均的简介:

chéng jūn
1.古之大学。 2.泛称官设的最高学府。

  • AI解释

成均》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主要是指古代的一种高等学府。在先秦时代,“成均”作为专门的名称被用来称呼国家的最高学府或教育机构,这里主要指的是国子监或者大学。

“成”,意为成就、完成;“均”,是指公平、合理。因此,“成均”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通过教育使学生达到品德和学问上的完备与均衡。

造句:

  1. 春秋时期,孔子曾在鲁国的成均讲学,传授儒家思想。
  2. 成均之风盛行于古代,是学子追求知识、完善自身的圣地。
  3. 在那个时代,人们向往能进入成均学习,以期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4. 他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踏入成均的门槛,实现自己的学术理想。
  5. 古代的成均不仅是教育机构,更承载了传承文化和教化民众的重要使命。

以上句子用现代汉语表达时,“成均”一词已经较少使用,常用来表示那种理想的、象征性的高等学府或文化圣地。

分词解释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jūn

1 平,匀,引申为调和:~衡。势~力敌。平~。2 皆,都,老少~安。3 中国汉代计量单位,一均等于二千五百石。4 古同“韵”,和谐的声音。5 〔~钟〕古代乐器。6 古同“钧”,造瓦器的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