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断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断的简介:
tǔ duàn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1.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西晋时由于战乱,中原地区豪族多迁居江南,仍称原来郡籍,形成诸侨郡县。至东晋哀帝时,桓温推行土断法,裁并侨置郡县,整顿户籍,史称"庚戌土断"。后南朝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断,作为加强王朝统治,与豪门争夺劳动力,扩大赋役和兵源的一种手段。
- AI解释
《土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制度,主要出现在东晋至隋唐时期。它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人口和土地管理,通过将侨民(在战争、饥荒等情况下逃离原籍迁徙到其他地区的民众)与本地居民合并,实行固定户籍管理。这一措施不仅提高了政府税收的稳定性,还使得中央能够更好地控制人口流动。
详细解释:
- 背景:东晋时期,大量北方移民南迁至江南地区,形成了许多侨州郡县。这些地方虽然有实际的人口和土地存在,但并未被纳入正式的行政区划管理。
- 目的:为了加强对各地的人口、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土断》政策应运而生。其目的是将这些移民与当地居民合并,统一实行户籍制度。
- 实施过程:通过《土断》,政府会重新划分行政区划,确定移民的实际居住地,并将其户口登记在当地,同时按照当地的赋税标准征收税粮。
下面给出五个关于“土断”的造句:
- 东晋时期实施的土断政策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基础。
- 虽然土断后人口得到了相对稳定管理,但地方豪强势力也随之加强。
- 隋朝在统一全国后推行了更为严格的土断措施来巩固政权。
- 土断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 在古代历史研究中,“土断”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性变革内容。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