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粜的拼音、解释、组词

闹粜的简介:

nào tiào
1.谓饥民强迫粮主平价粜粮。

  • AI解释

词语“闹粜”在古代汉语中是指粮价波动过大,或者粮食市场出现混乱的情形。其中,“闹”在这里意为紊乱、不安定;“粜”则是指卖谷物。“闹粜”通常用于形容因粮食供需失衡或天气、政策等原因导致的粮食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

造句

  1. 古代史书中的描述: “天灾频仍,百姓饥馑,以致闹粜不断,市场交易惨淡。”
  2. 历史小说中的人物对话: “今年闹粜厉害,我家的粮食价格一天一个样,让人心烦!”
  3. 民间故事讲述者说: “当年那场大旱,闹粜连月不止,百姓苦不堪言。”
  4. 古代官府公告:“为应对当前粮价波动不定的情况,请各地官员加强对市场的监管,防止闹粜现象加剧。”
  5. 学者论著中提及的历史现象分析: “在明清时期的一些年份里,由于气候反常和战争频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全国范围内出现过多次严重的闹粜事件。”

这些例子体现了“闹粜”一词所承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情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nào

1 不安静:~市。热~。2 搅扰:~心。~腾。3 戏耍,耍笑:戏~。~洞房。4 发生(疾病或灾害):~病。~事。~水灾。5 发泄,发作:~气。~情绪。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红杏枝头春意~。~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