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辞会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辞会义的简介:
fù cí huì/kuài yì
1.谓使文辞前后联贯﹐使各段含意合于全篇主旨。
1.谓使文辞前后联贯﹐使各段含意合于全篇主旨。
- AI解释
《附辞会义》这个词是出自古代文献的一种术语,它的意思是通过分析字面意义和语境来综合理解词语、句子乃至篇章的意义。简单来说,“附”在此处意为依附或联系,“辞”指的是言辞或文字,“会义”则是指综合理解和解释。
在古代典籍中,这种术语常用于训诂学(即古汉语的词义研究),强调的是对文本进行细致分析以获得准确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某个词语、句子乃至整篇文章的具体上下文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以达到对其更深层次意义的理解。
以下是使用《附辞会义》造句的例子:
- 在解读古代文献时,我们应注重附辞会义,从具体的语境出发来理解其深意。
- 这段话中的“望洋兴叹”如果只是字面意思的话可能理解偏差较大,需要通过附辞会义的方法去深入探究其真实含义。
-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这段文字的意思,我们有必要运用附辞会义的手法,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和解读。
- 学习古代文献时,我们应该注重于附辞会义的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
- 只有深入理解每句话的具体语境并运用附辞会义的方法才能准确地把握整篇文章的核心观点。
分词解释
附
fù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
辞
cí
1 告别:告~。~诀。~行。~世。~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职。~呈。3 躲避,推托:不~辛苦。~让。~谢。推~。4 解雇:~退。5 同“ 词 ”。6 优美的语言:~藻。修~。7 讲话;告诉:“请~于军”。8 文体的一种:~赋。陶渊明《归去来兮~》。
会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义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