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的拼音、解释、组词

苟利的简介:

gǒu lì
1.贪求不正当的利益。

  • AI解释

"苟利"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典籍,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是“苟利国家生死以”。这里,“苟”字在古代汉语中常表示“只要”,强调条件性;“利”则有“有利、对……有益”的意思。合在一起,"苟利"可以理解为“只要对……有利”的意思,在现代语境里,它更多地被用作成语或引申为一种价值观念。

详细解释

  • 词源与出处: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强调个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 含义扩展:在现代社会,“苟利”常用来表达个人、团队或组织愿意做出某种贡献或付出努力,只要这对某个目标有利或者有益处。

造句

  1. 这次公益活动虽然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但只要对社会有益(苟利于社会),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
  2. 在这次创业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始终坚持着“苟利事业”的信念。
  3. 尽管他个人的利益受到了一些损失,但是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苟利于公司),他的决定还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4. 作为一名教师,无论面对多么大的压力和挑战,他都坚守岗位,因为他相信教育工作是“苟利于国”的重要职责之一。
  5.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每一名参与的志愿者都在为他人提供帮助,这正是他们认为“苟利于人”而作出的选择。

这些句子不仅体现了"苟利"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方式,还展示了这个词背后所承载的价值观和精神。

分词解释

gǒu

1 姑且,暂且:~安。~延残喘。~且。2 马虎,随便:~得。~合。不敢~同。3 如果,假使:~非其人。“~富贵,无相忘”。4 姓。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