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的拼音、解释、组词

艾蒿的简介:

ài hāo
1.草名。也称"萧"﹑"艾"或"冰台"。

  • AI解释

艾蒿》是一种草本植物,其学名为“Artemisia argyi”,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属于菊科蒿属,被广泛用于中医保健和民间传统疗法中。艾蒿不仅能够入药,还常用于熏蒸、灸疗等用途,在治疗风寒感冒、风湿痛等方面被认为有一定的疗效。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艾蒿的名字来源于其形状和生长特性,其中“艾”是一种草本植物,而“蒿”则指的是野生的草本植物。
  • 药用价值:在中医学中,艾叶被广泛认为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关节疼痛等病症。
  •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每年端午节前后,人们会采集艾蒿并将其悬挂或插在家门上,以驱邪避灾。

造句

  1. 春日里,他常在后院种植一些艾蒿和薄荷,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家增加了天然的保健植物。
  2. 在中医馆中,药师正在仔细地将新鲜采摘下来的艾蒿切成薄片,准备用于接下来的灸疗疗程。
  3. 妈妈每年端午节都会用艾蒿煮水给孩子洗澡,说是能驱邪保平安。
  4. 村里的老一辈人认为,如果在门上挂一些艾蒿,可以避免夏季蚊虫叮咬和秋季疾病侵扰。
  5. 由于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艾蒿被广泛用于制作成各种草本精油产品。

分词解释

ài,yì

1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子。~蒿。~绒。2 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3 止,绝:方兴未~。4 美好:少(shào )~(年轻美好的女子)。5 姓。

hāo

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2 气蒸出的样子。3 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