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简介:
fù mǔ zhī mìng,méi shuò zhī yán
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
- AI解释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四个字出自中国的传统社会习俗和婚姻观念中。它用来形容旧式的包办婚姻制度,指的是婚事由双方父母决定,通过媒人来牵线搭桥,而不依赖于男女双方的个人意愿或情感基础。
解释
- 父母之命:指父亲和母亲对子女婚姻的安排。
- 媒妁之言:指经由媒人的介绍、说合促成的婚姻。
这种传统观念在现代中国已经逐渐淡化,但在一些地区仍然有所体现。它反映了过去社会中家长权威以及对婚姻责任承担的方式。
造句
- 尽管小明个人不太喜欢这个选择,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还是让他接受了这段姻缘。
- 这次的婚礼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由两人自己决定,显得更加自由和幸福。
- 在那个时代,女孩子很少有机会自己选择伴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乎成为唯一的婚姻方式。
- 为了尊重家族的传统习俗,他们还是遵循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来决定婚事。
- 尽管社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有些地方依旧保留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观念。
这些句子展示了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及其含义。
分词解释
父
fù,fǔ
1 爸爸,母亲的丈夫:~母。~辈。~子。~兄。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舅~。
母
mǔ
1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6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命
mìng
1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2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3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4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5 指派,使用:~官。
媒
méi
1 撮合男女婚事的人:~人。~妁(旧指婚姻介绍人)。~婆。2 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介。~体。触~。传~。
言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