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殉的拼音、解释、组词
生殉的简介:
shēng xùn
1.用活人殉葬。
1.用活人殉葬。
- AI解释
《生殉》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多用于描述古代某些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下的行为。通常指古代王公贵族为了随葬或者陪葬而生前自愿或被迫为死者服务的行为,也常形容那些为了某种信仰、荣誉或其他目的而选择的极端自我牺牲。
详细解释
-
定义:生殉是一种历史上较为罕见且残忍的现象,通常是统治者或高级贵族在去世后要求其仆从、亲属等一同陪葬。这种行为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对死者的一种尊重和陪伴方式。
-
背景与意义: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奴隶制社会或早期封建社会,特别是东亚、西亚的一些古代文明中较为常见。生殉通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以及人们对生死观的认知。
造句
- 历史上的生殉行为,是那个时代等级森严和对死亡观念的极端反映。
- 在秦始皇陵发掘过程中,发现了几例“生殉”现象,这揭示了古代帝王极高的权力和残酷无情的一面。
- 这种残忍的生殉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较为盛行,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差异性。
- 通过研究古籍中的记载,我们得以了解那些曾经发生过的生殉事件背后的故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在古代祭祀仪式中,某些高阶贵族为了表达忠诚或敬意,选择以“生殉”的形式随葬,以此彰显其身份地位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殉
xùn
1 古代用人或物随葬:~葬。2 为某种目的而牺牲生命:~国。~节。~难(nàn )。~情。~职。~道(指为坚持某种信仰或理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