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声切响的拼音、解释、组词

浮声切响的简介:

fú shēng qiè xiǎng
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也泛指音韵的纤细低沉和洪亮高亢。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浮声,平声。切响,上、去、入三声,即所谓的仄声。浮声切响指诗歌创作上具体用四声,要求语音的高低相间和抑扬相对。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史臣曰: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1. 浮声,平声。切响,上、去、入三声,即所谓的仄声。浮声切响指诗歌创作上具体用四声,要求语音的高低相间和抑扬相对。《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浮声切响》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一个词汇,通常用于形容声音的特点。其中,“浮”字在此处常用来表示声音轻柔、飘渺;“声”指的是发出的声音;“切”则表示这种声音的清晰和锐利;“响”则是指声音回荡、响亮的程度。

整体来说,《浮声切响》可以理解为一种既轻柔又清晰,同时还能有一定的回音效果的声音特质。这种描述往往用来描绘自然界的风声、水声或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美妙旋律。

接下来,我将提供5个使用“浮声切响”的句子:

  1. 深夜时分,山谷中传来一阵阵《浮声切响》,那是风吹过竹林发出的轻柔声音。
  2. 他的琴艺高超,能够弹奏出《浮声切响》,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田野之中。
  3. 清晨的小溪边,潺潺流水的《浮声切响》伴随着鸟鸣,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4. 在这场音乐会上,小提琴独奏的部分以《浮声切响》著称,每一音符都清晰可闻且富有变化。
  5. 轻轻吹起口哨,那《浮声切响》在空气中飘荡开来,给这片森林增添了几分生机。

以上句子尝试从不同场景和角度来展示“浮声切响”的意境与特点。

分词解释

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桥。~力。~标。~萍。~泛。~沉。漂~。~光掠影。2 表面的:~皮儿。~土。~雕。3 空虚,不切实:~夸。~华。4 不沉静,不沉着:轻~。~躁。5 暂时的:~记。~支。6 可移动的:~财。~荡。~吊。~动。7 超过,多余:人~于事。8 呈现,涌现:~现。~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脉。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qiē,qiè

1 用刀从上往下用力:~菜。~除。~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在业务、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长处,纠正缺点,如“~~琢磨”)。

xiǎng

1 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物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音~(a.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b.泛称收音、录音、扩音等设备)。2 发出声音:钟~了。3 声音高,声音大:~亮。~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4 回声:~应(yìng )。如~斯应(喻反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