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的拼音、解释、组词

戊戌变法的简介:

wù xū biàn fǎ
又称“戊戌维新”。1898年(旧历戊戌年)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政治改革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等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并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引用维新人士,并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推行新政。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捕杀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变法运动失败。参见“百日维新”。

  • AI解释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中国晚清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运动。它发生在1898年,由光绪帝主导实施,是一次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来挽救清朝统治危机的尝试。

详细解释

  • 背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开始寻求改变封建制度的道路。同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变法图强。
  • 主要内容戊戌变法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如裁撤冗官、提倡农业发展、废除八股文等。
  • 结局:虽然这场变革持续了仅仅103天就被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所镇压,但其影响深远,被认为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造句

  1.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对后来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戊戌变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学到改革必须循序渐进的道理。
  3. 戊戌变法倡导的自由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4. 如果当时清政府能够更加开放和接纳新的思想,戊戌变法则可能不会以悲剧收场。
  5. 每当谈及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时,戊戌变法总是绕不过的话题之一。

分词解释

1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

biàn

1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了样。2 变成:沙漠~良田。后进~先进。3 使改变:~废为宝。4 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5 变卖:~产。6 变通:通权达~。7 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政~。8 指变文:目连~。9 姓。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