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的拼音、解释、组词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的简介:
chéng shì bù shuō,suì shì bù jiàn
说:言论;遂:完成;谏:劝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含既往不咎之意。
说:言论;遂:完成;谏:劝说。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含既往不咎之意。
- AI解释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是孔子的观点。其中,“成事”指的是已经完成的事情;“遂事”是指已经做下去的事,即正在做的事。“说”,在这里读作yuè(悦),意为谈论或评论;“谏”,意味着劝阻或纠正。整句话的意思是:已经做过的事情就不必再评价了,正在进行中的事情也不应该去干预或劝阻它。
详细解释
这句话强调的是对既成事实的尊重和对正在进行过程的理解与宽容。在古代社会,这一思想体现了对秩序的维护以及避免不必要的纷争的理念。孔子主张面对现实情况时,应当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专注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或未完成的任务。
造句
- 工程已经完工,如果再进行评论只会徒增是非,不如成事不说。
- 尽管新方案有很多缺点,但为了团队的利益,我们还是应该支持它,因为遂事不谏,总要向前看的。
- 老师的话虽然有点刺耳,但他毕竟是为学生好,我们不应过多干预他正在做的事情,这是成事不说的道理。
- 对于过去的错误,我们只需吸取教训并改正,对于已经实施完毕的决定,我们应该尊重它,即遵循“成事不说”这一原则。
- 在商业决策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当前和未来的行动,而不是过去的选择。这符合“遂事不谏”的智慧。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事不说,遂事不谏”的理念在实际生活或工作中。
分词解释
成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
事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说
shuō,shuì,yuè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话。~明。演~。解~。2 介绍:~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媒。3 言论,主张:学~。著书立~。4 责备:数~。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遂
suì
1 顺,如意:~心。~愿。2 成功,实现:未~。功成名~。3 于是,就:服药后头痛~止。4 通达:“何往而不~”。5 进,荐:“不能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