讙笑的拼音、解释、组词

讙笑的简介:

huān xiào
1.亦作"讙咲"。 2.欢笑。讙﹐通"欢"。 3.大声嘲笑﹐公然耻笑。

  • AI解释

词语“讙笑”在古文中的意思是大声地、热烈地笑,带有欢快和畅快的意思。它往往用来形容笑声洪亮或者众人一起开怀大笑的情景。

详细解释:

  1. 结构与用法:“讙”是这个词语的主体部分,“笑”字则是描述的行为。“讙”在古文中常被用来形容声音宏大、响亮。
  2. 语境应用:通常用于描述热烈、欢快、甚至有些夸张的笑声场景,可以是对某种情境或事件感到极度喜悦而发出的声音。

造句示例:

  1.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笑得讙声四起。”
  2. 在这场喜庆的晚宴上,人们尽情地交流和讙笑
  3. 故事中的孩子们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他们一起讙笑起来,声音响彻云霄。
  4. 他讲述的那个笑话让大家听得开心至极,整个房间回荡着他们的讙笑声。
  5. 这次的聚会真是太成功了,朋友们的笑声如洪钟般令人心旷神怡。

请注意,“讙”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上述解释与造句是为了符合古文语境或特定文学场景。在日常对话和写作中,人们可能会更倾向于使用“哄笑”、“欢声笑语”等词语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分词解释

huān,huàn,xuān

1 喧嘩。《説文•言部》:“讙,譁也。”《玉篇•言部》:“讙,讙嚻之聲。”2 責備。《方言》卷七:“讙,讓也。讓,北燕曰讙。”《廣雅•釋詁二》:“讙,讓也。”3 鳴。《廣雅•釋詁二》:“讙,鳴也。”4 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西山經》:“翼望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貍。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百聲。”5 通“ 歡 ”。喜悅。《禮記•檀弓下》:“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6 古地名。故地在今山東省肥城市南,為春秋時魯國屬地。《春秋•桓公三年》:“九月,齊侯送姜氏于讙。”7 姓。《萬姓統譜•寒韻》:“讙,見《姓苑》。”

xiào

1 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容。~颜。~眯眯。谈~风生。2 讥嘲:~柄。~话。~谈。贻~大方。嘲~。见~。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