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文的拼音、解释、组词

誓文的简介:

shì wén
1.写着誓言的文书。

  • AI解释

誓文》通常指的是古代或传统情境下,人们为了表达誓言、承诺或决心而书写的正式文件。这类文件往往具有法律效应或者道德约束力,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

详细解释

  • 定义:《誓文》是一种形式化的书面承诺或保证,通常用于庄重场合,如军事行动前的宣誓、立约时的誓言或是重要的政治声明等。
  • 特点
  • 文字正式严谨,往往包含具体的承诺内容和双方的责任。
  • 内容严肃,涉及重大利益关系或道德责任。
  • 经过公证或见证,有时会使用特定仪式加强其效力。
  • 可能具备法律约束力,在某些社会文化中被视作正式协议。

造句

  1. 在古代战场上,将军在出征前宣读《誓文》,以激励士气并明确军令。
  2. 当地居民为了保护祖传土地免遭破坏,共同签署了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誓文》。
  3. 双方代表在国际会议上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并将《誓文》作为附件加入合同中。
  4. 一位先贤留下了一篇感人至深的《誓文》,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美好向往和实现之决心。
  5. 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主人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向神明许下了一个神圣不可违背的《誓文》。

分词解释

shì

1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师。~词。~愿。~死。2 表示决心的话:发~。宣~。立~。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