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辱的拼音、解释、组词
知止不辱的简介:
zhī zhǐ bù rǔ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同“知足不辱”。
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同“知足不辱”。
- AI解释
《知止不辱》是出自《礼记·中庸》,原文为“君子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其中,“知止”意指明白自己的界限与原则,不逾矩;“不辱”即不会因为逾越了这些界限而受到羞辱或贬损。
详细解释:
- 知止:知道哪些是应该坚守的界限和原则,不轻易跨越。这不仅限于道德层面,也包括个人能力范围、行为规范等。
- 不辱:指在遵守这些界限时不会招致任何负面的结果。能够做到“知止”意味着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据此行事,从而避免了因不知所措而带来的羞耻或损失。
造句:
- 在工作上,他总是懂得把握分寸,保持谦逊态度,因此从未有过不辱之虞。
- 真正的君子明白知止的重要性,在社会交往中始终以礼为先,从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尴尬和不辱之事。
- 李总非常重视“知止不辱”的原则,在公司经营上从不越雷池一步,确保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 学生要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把握好度,“知止”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而不辱没初衷。
- 作为一名外交官,小王总是小心翼翼地遵循着“知止不辱”的原则,在各种国际场合表现得体,赢得了各方的好评。
分词解释
知
zhī,zhì
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2 使知道:通~。~照。3 学识,学问:~识,求~。无~。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相~。~音。~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止
zhǐ
1 停住不动:~步。截~。2 拦阻,使停住:~痛。禁~。3 仅,只:~有此数。不~一回。4 古同“趾”,脚;脚趾头。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辱
rǔ
1 羞耻:羞~。耻~。2 使受到羞耻:~骂。侮~。折~。3 谦辞,表示承蒙:~承。~赐。4 玷污,辜负:~没(mò)。~命。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