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楼的拼音、解释、组词
文选楼的简介:
wén xuǎn lóu
1.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建。统集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江苏省扬州市。旧谓萧统读书处。或言非是﹐乃隋曹宪故居﹐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文选巷﹐楼为文选楼。清阮元居文选巷﹐建楼五间﹐题名隋文选楼﹐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1.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建。统集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江苏省扬州市。旧谓萧统读书处。或言非是﹐乃隋曹宪故居﹐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文选巷﹐楼为文选楼。清阮元居文选巷﹐建楼五间﹐题名隋文选楼﹐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 AI解释
《文选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个名称并非特指一个具体的历史建筑或文学作品,而是一种艺术表达。它通常用来象征一种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或者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在古代,“文”指的是文献、文章等,而“选楼”则是对收藏精选书籍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场所的一种诗意的称呼。因此,《文选楼》可以理解为一个充满文学与智慧的地方。
造句:
- 汉代学者张衡曾在此《文选楼》中研读各种经典,最终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著作。
-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文选楼》这样的图书馆仍旧是人们汲取知识宝库的重要场所。
- 为了庆祝建校一百周年,学校特意在校园内重建了一座名为“文选楼”的图书馆,以传承悠久文化传统。
- 小明立志成为一名学者,在他家附近有一所古色古香的《文选楼》,他经常去那里借阅经典书籍。
- “文选楼”不仅收藏了丰富的古籍文献,还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
请注意,《文选楼》并非某个特定历史建筑的名字,而是借用了此名称来表达一个文化或知识丰富的地方的概念。上述造句均基于这一概念进行了创作。
分词解释
文
wén
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2 刺画花纹:~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化。~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7 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质彬彬。9 温和:~火。~静。~雅。10 指非军事的:~职。~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言。~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科。13 掩饰:~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不名。15 姓。
选
xuǎn
1 挑拣,择:~择。~购。~辑(①挑选并辑录;②选辑成的书)。~拔。~用。~贤任能。2 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推举出代表或负责人:~举。普~。3 被选中的(人或物):入~。人~。4 选辑成册的作品:文~。诗~。短篇小说~。
楼
lóu
1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房。~梯。~道。~层。城~。岗~。阁~。~台。~船。办公~。高~大厦。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