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民的拼音、解释、组词

贱民的简介:

jiàn mín
①旧时指社会地位低下,没有选择职业自由的人(区别于‘良民 ’①)。②印度种姓之外的社会地位最低下的阶层。参看〖种姓〗。

  • AI解释

贱民》一词在不同语境和文化背景中有不同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贱民”通常指的是社会地位极低、被视为不洁或被边缘化的人群,这种概念往往与封建时代中国的等级制度有关,并具有强烈的历史色彩和社会批判意义。

解释

  • 历史背景:在中国古代,贱民是指那些社会地位极其低下的人群,比如乞丐、奴隶、某些宗教派别等。
  • 现代含义:在当代语境中,“贱民”一词多用于批评某种特定群体长期被边缘化和歧视的现象。它往往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和社会学意义。

造句

  1.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消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和偏见,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权利。
  2. 贱民群体的存在提醒我们,即使在看似平等的社会中也可能存在深层次的社会不公。
  3. 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贱民的基本人权和社会地位。
  4. 通过教育和平等机会,可以有效消除对贱民的歧视和偏见。
  5. 消除社会中的贱民现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

请注意,“贱民”这一概念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时,建议谨慎,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伤害。

分词解释

jiàn

1 价钱低,与“贵”相对:~卖。~价。2 旧时指地位卑下:~民。贫~。卑~。微~。3 谦辞,旧称与自己有关的:~姓。~躯。~内(妻子)。4 骂人的话:~人。5 指撒娇或不尊重、不知好歹:这孩子又和妈~。犯~。6 轻视:“常人贵远~近,向声背实”。

mín

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居~。~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4 某族的人:汉~。回~。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渔~。6 非军事的:~品。~航。7 同“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