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义的拼音、解释、组词

附义的简介:

fù yì
1.赞同并参加义举。

  • AI解释

词语“附义”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依从或遵循某种意义、道理或原则,多用于描述行为或态度上服从道义、正义等。具体来说,“附义”可以指个人或集体为了某种正确的原则或价值观而采取的行动或态度。

详细解释

  • :依从,随从。
  • :在这里主要指的是正义、道理或者原则。

造句示例

  1. 这个年轻人在危难时刻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帮助他人,真正体现了附义的精神。
  2. 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无数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他们正是以附义为行动准则的代表。
  3.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正义,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附义
  4. 企业应该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效益,坚持附义原则,这样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5.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选择了附义之道,最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这些例子展示了“附义”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方式。希望这些解释与造句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另外加上,随带着:~体。~件。~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庸。~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十年乃成”)。~赘悬疣。2 同意,赞同:随声~和。~议。3 捎带:“一男~书至”。4 靠近:~近。~耳低言。5 依从:依~。归~。趋炎~势。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