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闹子的简介:
nào zǐ
1.方言。乡间的集日。
1.方言。乡间的集日。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闹子”这个词并不常见,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不过,在古代或某些方言地区,“闹子”可能有特定的意思。通常它可能指的是“吹奏乐器”的一种,或者带有“制造喧闹、引起混乱”的意思。
作为古文中的一种乐器
- 解释:在古代文献中,“闹子”可能是指一种用于制造噪音或吹奏音乐的工具。
- 示例句子:
- 古人使用各种乐器来增加宴会的气氛,其中就包括了用以制造热闹氛围的“闹子”。
作为比喻语境下的名词
- 解释:在某些场合下,“闹子”可能被用来形容引起混乱或喧哗的人。
- 示例句子:
- 这个活动一开始就被几个爱凑热闹的年轻人当成了“闹子”,使得场面一度失控。
造句(综合上述两种情况)
- 在古代的市集里,吹奏着各种乐器,其中就有用以制造热闹氛围的“闹子”。
- 老师一离开教室,班里的几个调皮鬼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闹子”,大声喧哗起来。
- 为了庆祝新年,村子里请来了乐队和舞狮队,连带着各种乐器“闹子”一起加入到了欢乐中。
- 尽管老师再三提醒,他还是在课间充当起了制造噪音的“闹子”,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状态。
- 在这场讨论会上,几位与会者开始争执不休,仿佛成了推动场面变得混乱的“闹子”。
请注意,在使用“闹子”这个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其确切含义,并确保在交流中避免误解。
分词解释
闹
nào
1 不安静:~市。热~。2 搅扰:~心。~腾。3 戏耍,耍笑:戏~。~洞房。4 发生(疾病或灾害):~病。~事。~水灾。5 发泄,发作:~气。~情绪。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红杏枝头春意~。~元宵。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