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余的拼音、解释、组词

夫余的简介:

fū/fú yú
1.古国名。汉代夫馀族所建。在今东北地区。 2.复姓。

  • AI解释

夫余》,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文献,主要出现在《史记·朝鲜列传》和《汉书·外戚传上·卫将军青霍将军去病列传》等历史记载中。它指代的是古代位于东北地区的一个部落或小国,在今吉林、黑龙江等地域活动。夫余在中国历史上曾与中原的诸朝有过交往,尤其是对汉朝有较为深入的历史记录。

详细解释

  1. 地理位置:在东周至三国时期,夫余的位置大体上覆盖了现在的吉林省东北部以及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
  2. 文化特征夫余的文化深受东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在政治结构、社会制度和习俗等方面都有其独特性。
  3. 历史地位夫余作为东北地区的早期政权之一,不仅见证了中国东部边疆的变迁,也是研究该区域古代史的重要资料。

造句

  1. 历史上,夫余国曾与汉朝保持友好关系,并通过互市进行贸易交流。
  2. 汉代学者在研究东北部历史时发现很多关于夫余的记载,这有助于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情况。
  3. 在古代地图上可以看到,夫余国位于中原的北部,是连接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之一。
  4. 夫余的文化和习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祭祀活动和民间传统中可见一斑。
  5. 尽管夫余最终消亡了,但其历史痕迹仍然存在于今天的东北地方文化中。

这些造句旨在帮助理解“夫余”这一词汇在历史语境中的应用及其与中国及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联系的体现。

分词解释

fū,fú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农~。万~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役。拉~。3 〔~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妇。

1 文言代词,我:“~将老”。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4 后:“劳动之~,欢歌笑语。”5 农历四月的别称。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