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税的拼音、解释、组词
当税的简介:
dāng/dàng shuì
1.抵充税额。 2.亦称"当捐"。旧时官府向典当行业征收的捐税。清康熙三年(1664年)实行。
1.抵充税额。 2.亦称"当捐"。旧时官府向典当行业征收的捐税。清康熙三年(1664年)实行。
- AI解释
看来您提供的“《当税》”可能是一个误解或者特殊的用词。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与“当税”对应的完整词汇,可能您想表达的是“当役”、“征税”或是其他相关词语。“当税”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应当缴纳的税费或税款,但需要明确具体情境下的含义。
下面我将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和五个造句来帮助理解:
解释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文本或者地方方言中,“当税”可能是指“应纳税额”,或是指根据某种规则应当支付的税款。通常,这与财政、税务相关,在现代语境下更常见的是使用“征税”、“缴纳”等词汇。
造句示例
- 县官依据朝廷法令制定当税标准。
- 这次改革后,农民负担的当税有所减少。
- 在那个时代,富商们必须按月向政府缴纳当税。
- 纳税人应当熟悉并按时缴纳当税以避免罚款。
- 为了减轻民众负担,政府决定降低一些商品和行业的当税率。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为了帮助理解“当税”可能的语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解释。如果有其他具体背景或文献中的内容需要进一步探讨,请提供更多细节。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