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倅的拼音、解释、组词

府倅的简介:

fǔ cuì/zú
1.知府的佐贰官,如同知﹑通判。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三司副使曰簉,通判曰倅……簉﹑倅皆副贰之称。"

  • AI解释

词语“府倅”是古代官职名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所变化。在宋朝,"府倅"多指的是州府的副长官,通常是知府或知州的助手。其职责包括协助知府或知州处理政务、司法事务等。

详细解释

  • 府: 在古代指地方政府,如州府。
  • 倅(cuì): 意为“副”或者“助理”。这个字在这里表示的是官职的助手或者辅助角色。

因此,“府倅”指的是州府中的副长官。这一职位在某些情况下也被称为“判官”,职责包括协助主要官员处理行政事务、司法案件等。

造句

  1. 宋朝时期,王家兄弟分别担任不同的职务:王家兄为知府,而弟弟则担任了府倅的职务。
  2. 在元丰年间,李大人因政绩卓著升任为知府,其助手——府倅也一同得到了提拔。
  3. 为了处理一起复杂的诉讼案件,知府特别邀请府倅参与讨论案情,并共同提出解决方案。
  4. 范公在担任知州一职时,他的得力副手—府倅为整个地区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5. 在那个时代,府倅虽然职位不及知府高,但也是地方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官员之一。

这些句子展示了“府倅”这一官职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地位及其可能承担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府倅”的具体职责和称谓在不同的朝代可能会有所差异。

分词解释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4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5 古同“腑”,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