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国百里的拼音、解释、组词

蹙国百里的简介:

cù guó bǎi lǐ
蹙:收缩;百里:形容很多。丧失大片国土。

  • AI解释

词语《蹙国百里》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它可能是对某个历史事件或情境的一种描述性表达。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直接与之对应的固定用法和含义。“蹙”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国家或领土面积缩小、减少的意思,“百里”则是具体的长度单位,在这里表示范围或程度。

解释:

  • 蹙国:意为“使国家缩小”,即国家的疆域或国土大幅缩减。
  • 百里:在中国古代,1里的长度大约是460米(500米),因此,“百里”是指方圆一百里的区域,也就是约4.6万平方公里。

造句:

  1. “若非当年楚国不慎连失百城,或许秦国的蹙国百里不会这么迅速。”
  2. “这场战争,使得中原诸国经历蹙国百里的灾难,民众生活艰难。”
  3. “尽管敌军势大,但我方依然有蹙国百里的潜力,只要团结一致,定能转败为胜。”
  4. “由于连年征战,两国边境频繁发生蹙国百里的情况,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5. “这次谈判如果不能成功,恐怕会有蹙国百里的风险,我们必须审慎对待。”

请注意,“蹙国百里”并非传统成语或典故,以上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对“蹙国”与“百里”的理解进行的扩展性应用。

分词解释

guó

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2 特指中国的:~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3 姓。

bǎi

1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步穿杨。~儿八十。~分比。2 喻很多:~草。~货。~姓(人民)。~般。~炼成钢。~无聊赖。~废俱兴(xīng )。

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4 衣物的内层:被~。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