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廷桢(1776-1846)的拼音、解释、组词

邓廷桢(1776-1846)的简介:

dèng tíng zhēn (1776-1846)
清末官员。江苏江宁(治今南京)人。历任安徽巡抚、两广总督。1839年协同林则徐整顿海防,查禁鸦片。次年调任闽浙总督。鸦片战争爆发后,率军击退来犯的英舰。不久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后又被起用为陕西巡抚。

  • AI解释

《邓廷桢(1776-1846)》

邓廷桢是清朝末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同时也是著名的外交家、学者。他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字维周,号莲峰。邓廷桢在清朝官场中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两广总督、江苏巡抚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

详细解释

  1. 政治生涯:邓廷桢任职期间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和军事防御工作,在抵御外来侵略中做出了贡献。他尤其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引人注目。
  2. 学术成就:邓廷桢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官员,同时还是著名的学者、书法家和收藏家。他的书法风格独树一帜,被后世所推崇。
  3. 外交活动:作为清朝的代表之一,邓廷桢在与外国势力交流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尽管晚年遭遇了困境,但他为维护国家权益所做的努力值得尊敬。

造句

  1. 清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邓廷桢,不仅在官场上有着卓越的表现,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
  2. 邓廷桢的治政理念注重民心向背和国家安全,这在他担任两广总督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3. 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邓廷桢的名字被载入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篇章中。
  4. 多年来研究清朝历史的人都会提到邓廷桢在抵抗外侮中的英勇事迹。
  5. 邓廷桢不仅在中国官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艺术领域也有不少传世之作,至今仍为人们所欣赏。

这些句子旨在突出邓廷桢在政治、学术以及个人品格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分词解释

dèng

1 姓。

tíng

1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 )~。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