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笔的拼音、解释、组词

润笔的简介:

rùn bǐ
1.《隋书.郑译传》:"上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颎戏谓译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唐宋翰苑官草制除官公文,例奉润笔物。后泛指付给作诗文书画之人的报酬。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指请人写文章、作画、写字等的酬劳。典出《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例】他送了一份丰厚的润笔,以感谢老师为他新出版的书撰写序文。

1. 隋文帝命李德林作诏书恢复郑译爵位,高颎乃戏译说:「笔干」,译则回答说:「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典出《隋书.卷三八.郑译传》。后指请人家写文章、作画、写字的酬劳。唐.殷文圭〈贻李南平〉诗:「润笔已曾经奏谢,更飞章句问张华。」也作「润资」。

润笔》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指的是书写、写作方面的酬劳。此外,它还有比喻意义,常用来形容为他人或为某种目的进行文稿撰写的行为。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原本指书法老师为了练习书法而磨墨、湿润毛笔的工序。
  2. 引申义:后来演变为一种酬谢方式,通常在文人墨客写文章时给予报酬。这一用法常见于古代文坛交易中,指的是请别人代为撰写文字所支付的费用或礼物。

5个造句:

  1. 这次的润笔费比预期要高很多,真是赚了个大大的。
  2. 老王接到一个润笔的任务,是为当地文化节写一篇宣传稿。
  3. 小李虽然对某篇文章不满意,但还是收下了这份润笔钱,因为这次的机会很难得。
  4. 作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他每个月都要接不少的润笔工作来维持生计。
  5. 润笔这种传统的交易方式,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已经很少见了。

通过这些造句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润笔”的含义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分词解释

rùn

1 不干枯,湿燥适中:湿~。~泽。滋~。2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肠。~滑。浸~。3 细腻光滑:光~。滑~。珠圆玉~。4 使有光泽,修饰:~饰。~色。5 利益:利~。分~。6 以财物酬人:~笔。

1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钢~。铅~。~架。~胆。2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形。~道。3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耕。~谈。~误。~译。~战。~名。4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力。文~。工~。曲~。伏~。5 像笔一样直:~直。~挺。~陡。6 量词,指钱款:一~钱。7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