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甲的拼音、解释、组词
登科甲的简介:
dēng kē jiǎ
1.犹登科。
1.犹登科。
- AI解释
《登科甲》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说法,通常指的是通过了进士考试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其中“进士”级别是最高的。进士又根据其在殿试中的排名分为几个等级,其中前三名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而其余被称作“登甲第”,简称“登科甲”。因此,“登科甲”这一词语通常用来形容通过了进士考试的读书人。
造句示例:
- 自从他考上进士之后,便有了“登科甲”的荣耀。
- 在那场重要的科举考试中,李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荣登科甲。
- 王家三代人都在科场上有所成就,家族里有好几个成员都曾登上科甲的榜单。
- 官宦人家常常以“登科甲”为荣,并以此作为家中子弟读书努力的动力。
- 当年,张老先生就是凭借其深厚的学识和才华,在那年的科举考试中一举夺魁,荣登科甲。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登科甲”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也反映了这一词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登
dēng
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3 记载:~记。~报。~载。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6 进:~崇(进用推崇)。7 方言,穿:~上靴子。
科
kē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甲
jiǎ
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兵。~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板。装~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坼(外表裂开)。10 古同“胛”,肩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