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的拼音、解释、组词
生活教育的简介:
shēng huó jiào/jiāo yù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生活教育: - 概念:生活教育是一种以日常生活为学习背景和内容,旨在培养个人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或实践方式。 - 核心要素: - 实践性:强调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来学习。 - 社会性: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及其影响。 - 全面发展:不仅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重视情感、价值观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造句
- 小明在老师的引导下参加了社区义工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帮助他人,他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教育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 学校开设了一门以生活教育为主题的课程,让学生们走出教室,深入社会,了解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
- 张老师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挑战。
- 暑假期间,妈妈带小红去参观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厂,这是生活教育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 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野外生存训练营,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习生存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正是生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这些造句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核心思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个人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分词解释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活
huó
1 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长,与“死”相对:~人。~体。~检。~物。2 救活,使人活:~人无数。3 在活的状态下:~埋。4 逼真地:~脱。~像。5 不固定,可移动,或处在进去状态的:~塞(sāi )。~扣。~页本。耳软心~(没主见)。6 生动,不呆板,机灵,有生气:~力。7 工作或生产品:~儿。~计。
教
jiào,jiāo
1 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2 使,令:风能~船走。3 指“宗教”:~士。~主。~皇。~堂。4 姓。
育
yù
1 生养:~龄。节~。生儿~女。2 养活:~婴。哺~。培~。抚~。养~。3 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导和训练:德~。智~。体~。美~。教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