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脱的拼音、解释、组词

平脱的简介:

píng tuō
1.将金﹑银纹饰用胶漆平粘于素胎上,空白处填漆,再加以细磨,使粘上的花纹与漆面平齐,叫"平脱"。现存唐代平脱器已极精美。五代以后,此法渐趋衰落。

  • AI解释

平脱》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较少直接出现,但根据其字面意义和相关背景知识推测,它可能是指一种古代器物上的装饰工艺或图案。"平"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平坦、平整的状态,“脱”可以理解为脱离、去除的意思。综合来看,在古汉语中,"平脱"这一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在平面上雕刻或镶嵌出精美花纹的工艺技术,常见于瓷器、铜镜等物品表面。

这种装饰技法可能是将图案以凹刻或者凸起的形式制作出来,或者是在器物上嵌入不同的材料(如宝石、玉石等),使其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平脱"工艺要求匠人不仅要有精深的艺术造诣,还要掌握高超的技艺和精准的操作能力。

以下是五个包含“平脱”的造句:

  1. 古代的铜镜制作工艺精湛,尤其是那些经过精美平脱装饰的镜子,更是价值连城。
  2. 这件瓷器上的平脱花纹非常细腻,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栩栩如生。
  3. 那位古董专家对平脱工艺了如指掌,可以轻易辨别出真品与仿制品之间的差异。
  4. 在宋代的陶瓷作品中,平脱装饰是一种极受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
  5. 这座庭院中的石桌石凳上雕刻着精美的平脱图案,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文人的雅集之中。

请注意,在现代汉语和古籍文献中,“平脱”一词使用频率较低,上述解释及造句是基于对“平脱”概念的理解而创作的,并非直接来源于古文。

分词解释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tuō

1 离开,落掉:~产。~发(fà)。~节。~离。~落。~贫(摆脱贫困)。~稿(完成著作)。~手。摆~。挣~。临阵逃~。2 遗漏:~漏。~误。~文(因抄刊古书而误脱的字。亦称“夺文”)。3 取下,除去:~下。~帽。~氧。~脂。~胎换骨。4 倘若,或许:~有不测。5 轻慢:~略(放任,不拘束)。~易(轻率,不讲究礼貌)。轻~(轻率,不持重,放荡)。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