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票的拼音、解释、组词

官票的简介:

guān piào/piāo
1.官府签发的文书牌票。 2.即户部官票。清代的一种纸币。咸丰三年(1853年)发行,以银两为单位。面额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五种。后因发行过滥而贬值,几成废纸。

  • AI解释

官票》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根据它的字面含义和历史背景,可以推测它可能指的是由政府或官方机构开具的一种票据。在历史上,“官票”通常用来指代中国古代由官方发行、用以支付军饷、征收赋税等用途的凭证。

详细解释

  • 定义:“官票”一般是指古代中国由政府发行的官方票据,用于各种官方事务,如军事开支、税收等。这种票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信用保障。
  • 用途:主要用于财政收支以及物资调拨等方面,是历史上常见的官方支付手段之一。

造句

  1. 古代的官票制度对加强中央集权和财政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2. 在那个时代,缴纳税款只需出示官票即可完成手续。
  3. 官票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政府的行政程序,提高了效率。
  4. 尽管许多古代官票现已不再流通使用,但它们见证了历史上的经济和社会变迁。
  5.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大量存世的官票资料,揭示了许多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分词解释

guān

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吏。~僚。~邸。~腔。~署。~厅。~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办。~费。~方。~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器~。五~。~能。4 姓。

piào,piāo

1 纸币,通货:钞~。~子。~额。2 印的或写的凭证:~据。~证。股~。车~。选~。3 非职业演戏:~戏。~友。4 量词,相当于“批”:一~货物。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儿。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