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舶库的拼音、解释、组词

市舶库的简介:

shì bó kù
1.旧时存放进口物资的官库。

  • AI解释

市舶库》是古代中国用于管理进出口贸易的一种机构或场所,主要负责征收关税、监管货物进出以及记录和统计交易情况。这一制度在宋代发展得尤为完善,在当时被称为“市舶司”。市舶库不仅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

详细解释

  • 名称由来:“市”指市场,“舶”指的是船只,“库”则是仓库的意思。市舶库主要是负责管理外国商船所携带的商品,并对其进行征税、检验等业务。
  • 职能与作用
  • 收集进口商品的关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 对进出口货物进行质量检查和登记备案;
  • 调节对外贸易,保护本国商人权益;
  • 推动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造句示例

  1. 宋代政府设立市舶库来管理所有外国商船带来的货物。
  2. 市舶库的官员们严格审查了每一艘进港船只上的货物。
  3. 许多商人通过市舶库完成了与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易。
  4. 由于市舶库的存在,宋代对外贸易得以繁荣发展。
  5. 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内,市舶库成为了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分词解释

shì

1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菜~。~井(街,市场)。~曹。~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2 买:~义。~恩(买好,讨好)。3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都(dū)~。~镇。4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南京~。5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制。~尺。~斤。

航海的大船:船~(对船的通称)。巨~。海~。~来品(指外国输入的货物)。

1 贮存东西的房屋或地方:仓~。国~。~存。2 姓。